今年以来,浙江省各级“扫黄打非”部门扎实开展“净网2022”“护苗2022”专项行动,查获一批典型案例。为展示打击成效、警示不法行为,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梳理各地查办的案件,公布3起“净网”典型案件和4起“护苗”典型案件。简要案情如下
前几天,置身一微信群,发现两名群友不知怎么的就“杠”上了。他们在争什么呢?大致上,一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养孩子压力大。随即,他说了句情绪性的话:反正我现在不想生孩子,以免孩子长大了责怪父母……另一方听到这话,来劲了:子女怎么能责怪父母呢?接着,他就讲自己如何成长、如何奋斗、如何取得成就云云,并说子女应感恩父母。
“遇事不要慌,先发朋友圈”,如今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写照。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有时,微信朋友圈内的人际传播行为,也会被“搬”进公共舆论场,演变成公共事件。
“白菜滞销农民大哭?博主:我那是拍着玩嘞”;“大凉山女孩捡瓶子挣学费?家人:自媒体博主给100元诱导拍摄”;“两个月里失踪11名孩子?湖南隆回警方:已找到,相关自媒体涉嫌炒作”……近期,网上出现这样几出由自媒体博主引发的“闹剧”。
发布时间 / 2022-12-08 17:17
“AI换脸”正在走红网络,只需一张照片,经过深度合成算法处理,就能秒变视频主人公,但“换脸”也伴随着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发布时间 / 2022-12-08 15:41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在今天,“眼见”就真的是真实的吗?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叫“深度伪造”的技术正慢慢渗入人们的生活。这种技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成虚假图片、视频、文本等,其逼真程度往往让人难辨真伪。
2022年11月3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在京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2022-12-05 17:30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始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解读——
你知道吗?网上也有黑恶相关犯罪,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特点,通过种种手段,同样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对此,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在信息网络空间持续纵深开展。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