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塞罗那2月28日电(记者张家伟 李骥志 郭求达)当前,全球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向5G规模化商用过渡的关键时刻。回顾整个移动通信发展史,2G时代发短信是最时髦的通信方式,3G时代微信兴起,4G时代手机把衣食住行都“管起来”,那么5G将催生哪些“杀手级”应用?将对电子信息产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今年的春节贺岁档备受期待,但各部影片并没有收获所预期的票房,是因为多部电影上映不久就遭遇了盗版。有片方估算,两天时间里单点链接平均观看次数就能达到2万至10万不等。那么,针对这种传播盗版电影资源的行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
近期,不少网民朋友向我们举报或留言反映,遭遇了网络贷款诈骗的困扰。鉴于此类情况扎堆出现,为防止更多网民朋友上当受骗,我们梳理了近期网民举报中集中反映的问题,总结出几种常见的网络贷款骗局,给各位网民朋友提个醒,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近年来,从平台购物到直播购物,从代购到海淘,网购渠道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人们“买买买”的主要方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侵犯个人信息,是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盗刷信用卡、非法讨债、恶意注册账号等一系列违法犯罪的源头性犯罪,堪称“百罪之源”。
在不断有电影试图触摸50亿元票房量级的今天,有关电影众筹的骗局也愈发多见。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朱江)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18年6月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频发,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会同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开展侦查办案,全力以赴追赃追逃,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380余个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网贷平台立案侦查,据不完全统计,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价值约百亿元。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广泛应用,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密集涌现,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形势严峻。
7种骗术需引起警惕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