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网红”已成为一种现象。很多事实表明,“网红”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借助“网红”,许多普通人实现了梦想,许多过去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发布时间 / 2019-05-23 15:54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指导并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开展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记者在调查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的过程中发现,手机APP(应用程序)也是互联网技术霸凌的重灾区。“灾情”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为加强网购和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执法,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版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加强网购和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连日来,本报跟踪报道“浏览器主页劫持”等技术霸凌问题,引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从业人员也非常关注此事,网友仍在热议。
近期,腾讯公司举报部门根据网民举报发现,一些低俗色情内容隐藏在打着二次元名号的“福利姬”群体中。这一群体表面上是动漫爱好者,用少女COS动漫角色的照片吸引人注意,暗地里则出售低俗色情照片、音视频等牟利,甚至进行线下性交易。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类社交软件活跃在人们的手机上,群组聊天慢慢被接受,甚至逐渐发展为分享信息、交流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重要“场所”,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新华社济南5月14日电题:号称“看新闻能赚钱”,真相原来如此…… “看新闻能赚钱”“随时提现不受限”……
每天晚上9点,舒米(化名)打开微信朋友圈后就会遭到“精学TED经典英文演讲21天”“××单词96天”之类链接的“轰炸”。“我朋友圈发链接的可多了,一到晚上就出来。”舒米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在朋友圈经常看到课程学习方面的打卡链接,课程大多来自流利阅读、薄荷阅读等公众号或软件。舒米表示,“我愿意看到自己的朋友学习进步,并不把这些链接视为困扰,但如果没有的话会更好。”
手机APP(应用程序)过度索权、注销难等导致个人信息“裸奔”的现象,近年来屡屡被曝光并引发关注。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