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也有网红的烦恼。这不,现在就有不少公司专门针对网红抢注商标,并借此牟利。
2018年12月6日9时许,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颍东分局接群众报警称:颍东区阜蚌路“中脉馆”有人涉嫌非法聚会,以参加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基金会”“解冻民族资产众筹”为名,哄骗他人加入会员,骗取会费及众筹资金。
未成年人在“触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侵害?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政府、家长和学校在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网络环境过程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发布时间 / 2019-08-19 11:38
在网上看到有人给同学起绰号能不能跟风?参加网络童星海选能否让人“看一下身材”?遇到网络色情内容“只是看看而已”……
用自己的名字竟被警告侵权?最近,知名短视频博主敬汉卿就因名字被某公司恶意抢注商标而“惹上官司”。
网络文学作为网络出版重要版块,社会影响日益广泛。今年以来,针对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的低俗色情等问题,“扫黄打非”部门大力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深入规范市场秩序,持续严格行业监管。
新华社天津8月17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17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2019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累计协调国内177家提供移动应用程序下载服务的平台,下架1190个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早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标配”,尤其是对于“00后”和“10后”来说,更是“带着鼠标出生”“伴着手机长大”。
花数万元为学英语,被忽悠可“分期付款”,没想到却背上了网络贷,甚至面临征信风险。“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出现参加英语培训的消费者落入“预付式+消费贷”圈套的现象。各大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帖几百条,投诉金额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
坑蒙拐骗的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害”和“过街老鼠”。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相关企业频频出招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