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和短视频还会火多久?“耳朵经济”有多大市场?5G能带来哪些变革?日前,《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对外发布,报告对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作出十大趋势预判。
“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被杭州评定为“高层次人才”,网红主播李佳琦被公示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近日,中国多地向新兴行业带头人伸出橄榄枝,新经济、新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项新型人才认定标准正出炉。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体现。
近日,上海大学体育馆,一架搭载5G通信技术模组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这是上海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借助无人机校园漫游5G直播,毕业生可在家实时观看全景高清视频,与在场师生共同见证特殊时期的毕业之约。
今年上半年,已有北京、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一些传统产业遭受较大冲击,而网络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却加速发展。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强大增长潜力。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机遇,加快发展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至关重要。
走进家门,只要简单传达几句语音指令,机器人“管家”就能打开空调、调节温度;站在“魔镜”前,镜子不仅能实时进行“肌肤体检”,还能提供“护肤小指南”……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形形色色的“黑科技”不仅“走”上企业生产线,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幅生动的智慧生活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哲学意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已有少量的现场礼俗活动,更多的人则通过社交媒体表达祝福与问候。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古人“云中谁寄锦书来”的鸿雁传情获得了新的载体与形式。从年初的“云端”贺岁,到“五四”青年节的“后浪”奔涌、“六一”花式过节,传统节俗和纪念庆典在“云端”绽放,瞬时互动、创意迭出、情怀满满的“云节庆”,正开启传情达意的新模式。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